各学院: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以及本校关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现将学校2010级大学生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作如下安排。 一、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方式与内容 1.实践活动主题: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2.实践活动方式:实践活动以个人分散实践为主,可采取团队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实践资源,深入基层,关注民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于家乡经济、文化、法制等方面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做到人人参加社会实践,个个都有实践成果,成果以调查报告为主。 3.实践活动内容: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取得实践成效,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下列四项内容中任选一项进行活动: (1)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实践活动。 通过社会观察与调研、走访名人、图片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活动,深刻认识共产党90年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激发大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的热情,增强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服务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实践活动。青年学生应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勇敢面对挑战,把服务地方作为每一位学子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言献策,掀起青年学生服务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热潮。 (3)“三下乡”专项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情系百姓,把文化知识带入农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把科学技术带入农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把卫生知识带入农村,提高农村的健康水平。 (4)以感恩伴我成长、孝心回馈父母为主题的体会亲情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假期生活,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开展家庭亲情教育、礼仪教育活动,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父母减一分辛劳,添一分惬意,送一分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的家庭成员。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要求 实践活动时间:2011年7月8日―8月28日。 上交报告时间:2011年9月26日前,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统一收齐后交到社科部办公室。 三、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要求 每位同学都必须围绕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结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写出一份不少于15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报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二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的感想、体会或者建议。以小组形式集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必须每个人单独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四、其他注意事项 1.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极好机会。所以,学生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锻炼提高自己,参与工作要积极热情,言谈举止要大方得体,仪表仪容要朴素端庄,从而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优良素质与风貌。同时,希望每位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都要非常注意交通、饮食等个人人身安全,坚决不参与诸如传销或宗教迷信之类的活动。 2.为了便于装订和保存,学生撰写报告必须统一使用由社科部提供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书写纸,生均1张,可正反面书写。纸张请参加活动的各班级由班长于6月20日前到社科部办公室统一领取。 3.每位学生都必须按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的规格要求,在自己撰写的报告上写上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人员、自己的姓名、学号及自己所在的学院、专业、班级名称。
社科部、教务处
201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