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科建设,加强学术交流,深入开展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建工学院拟定于1月19日~1月20日召开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杨志法教授、刘大安教授和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黎立云教授等9人参加,3人做主题报告,具体安排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15年1月19日~1月20日 二、会议地点 新葡京app建工学院学术报告厅 三、具体安排 日期 时间 内容 主持人/联系人 1月20日 8:00~ 9:00 学术报告:页岩气开发中的岩石力学问题 报告人:刘大安教授 胡云世 9:00~ 10:00 学术报告:岩石断裂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报告人:黎立云教授, 胡云世 10:00~11:10 Fractur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pile using element strain energy method 报告人:张效忠博士 胡云世 11:00~12:10 交流研讨 杨志法 专家简介: 杨志法: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并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工程地质力学研究。1981-198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瑞士ETH(苏黎世高工)进修岩石力学。1987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89年破格提升为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1997-199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2004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届和第五届秘书长(1998-2007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地下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998-1999年)、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997-2000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2007年至今)。 刘大安:研究员,岩石力学博士,地质工程博士后,研究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岩体断裂与破坏力学、岩体工程智能与自动监测、岩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分析岩土工程信息系统,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体断裂与强度破坏共生机理研究”、“多裂隙岩体损伤断裂全过程模型研究”,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岩层层面真复合型断裂的研究”,大型企业委托项目“铁路地质综合勘探方法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五强溪水电站船闸边坡自动监测系统建立与综合地质信息系统开发”,“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地质建模与自动成图系统”,“郑州新机场建设现实虚拟信息系统”等的研究。现正承担“龙滩边坡工程信息分析与稳定性及安全评价研究”并主持国家973项目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的有关子课题的研究。提出并开发了地质工程监测信息系统与综合地质信息系统,提出并开展了岩体真复合型断裂机理及岩体工程稳定断裂分析应用方面的研究,并正开展岩土工程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方法、岩体边坡智能监测与安全评价方法以及岩体稳定与破坏三维可视化分析的创新研究。 黎立云:教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力学系主任。主要从事岩石断裂与强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以主要参加者身份参加了两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的研究;发表核心期�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16篇,SCI收录3篇。2003年10月去日本东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应邀去香港理工大学进行合作科学研究。1993年获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2009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 张效忠:建工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康评估。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大学生结构竞赛,获三等奖,主持完成浙江省教育厅项目1项和衢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6篇,其中EI收录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