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21b20bea25ed457484efee532e9d94fd
新葡京app深入实施“非遗驻校·三育融通”项目,通过课程浸润、社团深耕、项目驱动等方式,积极探索“活态保护+创新转化”的特色路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成为青年成长的“活态教科书”。
非遗实训室内,拉坯机的嗡鸣声与学子的讨论声交织成韵。新葡京app作为衢州市的非遗实训基地,于2021年引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文奎及团队,开设《婺州窑衢州白瓷设计与创作》课程。在课堂上,同学们不仅能近距离观摩匠心之作,还能亲自体验从揉泥到烧制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与匠心精神。”大二学生周奕彤在实践后由衷地发出感叹。
学校还推出了竹编、太极拳、蛋雕等非遗课程。这些课程多由非遗传承人领衔授课,内容丰富且编排精妙,受到学生热捧,时常被一“抢”而空。
新葡京app的非遗社团可谓百花齐放。古琴社成立十载,每周都会围坐研习经典。“我们因为热爱走到一起,借音符触碰内心,更期盼着把这份古韵传递出去。”古琴社社长袁意婷说。近年来,古琴社已经开展了10余场古琴演出,祭孔古琴雅集、全国大学生古琴音乐会、非遗保护论坛等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除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持续数月的品牌活动——非遗文化节尤为亮眼。据悉,该文化节集结了廿八都木偶戏、常山喝彩歌谣、邵永丰麻饼等多个非遗项目。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们不仅能与非遗传承人同台演绎,还能亲手提一架木偶、打一块麻饼、点一盏香茗,让非遗真正被看见、被摸着、被品味。
衢州“九华立新葡京app祭”是一项跨越千年的传统民俗,为让其焕发时代新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沈小龙老师带领学生前往九华乡开展田野调查,为“非遗+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教师教育学院朱展团队,挖掘立新葡京app祭中的鞭新葡京app牛、祭新葡京app神、送新葡京app福等核心元素,结合剪纸、糖画、柯城点茶等本土非遗,进行“非遗活化设计”,创作的二十四节气海报应用于文旅宣传。
目前,新葡京app已经孵育30个非遗项目,孵化出“一院一品”体美劳特色育人项目10个,学生非遗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